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中西合璧,“重”获新生

为进一步加速推进医院学科建设,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临床医学专科/专病,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坚持“做深做实中医、做大做强西医、做精做特中西医结合”的理念,赋能医院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之路。

重症医学科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重症医学优势专科联盟副主席单位,国家中医急诊与重症医学区域诊疗分中心,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烧创伤专科联盟牵头单位、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以及上海市浦东新区临床高原学科,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康复专委会主委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症专委会副主委单位,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点。专科由烧创伤重症、老年重症、重症康复三个亚专科组成,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危重症相关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在全国急危重症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

科室以中西医结合烧创伤重症、老年重症、重症康复作为主攻方向,全天候收治急危重症包括严重烧创伤、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各类休克、急性心肌梗死等。专科致力于打造中西医结合急诊-重症-康复一体化危重病人救治理念,坚持中医理论,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目的,重点优化急危重症中医诊疗方案,推广中医特色疗法。围绕烧创伤脓毒症(风温病)、老年心脏重症(胸痹心痛)、ICU获得性虚弱(虚损病)等重点研究病种,开展急危重症各阶段证候特征的研究,规范优化中医药防治急危重症的诊疗方案,建立体现中医疗效特点的疗效评价标准体系,开发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的中药新药。在烧创伤重症、老年重症、重症康复等方面的中医临床疗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专科一直致力于创伤救治模式的探索,同东海救助局上海救助基地建立支部共建,打通海上救援“最后一公里”;同江南造船厂等周边重工业基地建立合作,为严重创伤患者开辟“一站式”急救通道;同120院前急救中心密切配合,为危重症患者创造“救治黄金一小时”。在病种管理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病诊疗模式,其中“多发伤综合救治”“出血性疾病诊治流程”“脓毒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已达上海市级水平。

重症医学科组建有ECMO团队、血液净化团队、重症超声团队、重症康复团队等,为各类危重症患者精准治疗和科学管理提供有力技术保障。科室有神经重症康复、心脏重症康复、呼吸重症康复、烧伤重症康复、创伤重症康复、老年重症康复六个亚专科团队,专科团队人员44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79.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比例52.5%,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比例95%。专科带头人1人,学术顾问8人,科研PI团队3人,学术继承人7人,技术骨干28人。近三年,重症医学科共获得立项课题1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11项。专科建有沈宝藩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夏照帆院士工作站等名医工作室,学科获得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

01王牌技术

体外膜肺氧合(ECMO)

体外膜肺氧合ECMO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手段,亦称为体外生命支持治疗 ECLS (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其通过体外设备全部或部分代替心脏、肺脏功能,为心肺功能恢复争取宝贵时间。七院急救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率先开展ECMO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于严重创伤、ARDS、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脓毒性心肌病等危重症患者的救治。2021年9月,在ECMO技术支持下,医院成功救治一名从18米高空坠落后严重多发伤的19岁少年,为浦东新区使用ECMO技术治疗多发伤的首例。目前,ECMO技术已成为救治危重症患者生命的坚强保障。

床旁血液净化技术(CRRT)

床旁血液净化技术CRRT可实现床旁持续血滤、血透、透析滤过、血浆置换、血浆吸附,是危急重症病人抢救的必备设备之一。适应症除了常规透析指证外,特别适用于复杂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肺水肿、难治性心衰伴水肿、肾病综合症无法控制的水肿、药物中毒、感染性休克、挤压综合症、急性胰腺炎、高热中暑、急性溶血等。

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PICCO)

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PICCO),是一种对重症病人主要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的工具,利用经肺热稀释和脉搏波型轮廓分析技术,不需要放置肺动脉导管,具有简便、微创、高效等优点。该技术采用热稀释方法测量单次的心输出量(CO),并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型曲线下面积来获得连续的心输出量(PCCO),同时可计算胸内血容量(ITBV)和血管外肺水(EVLW),可以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全面精确的的评估。

重症超声

重症超声是指在重症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超声技术,针对重症患者开展的围绕问题导向、多目标整合的动态评估过程,是确定重症治疗,尤其是血流动力学治疗方向及指导精细调整的重要手段。根据临床需要,根据实际问题,通过对气道、呼吸、循环、肾脏、神经系统等检测实现对不同问题的评估,如休克、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从而有助于实现全面及精细化管理。

床旁支气管镜技术

床旁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方便,安全性高,能直观地看清肺内情况,明确其原因,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床旁支气管镜检查可以更好地清除患者深部气道的分泌物,可以经纤支镜留取的痰标本、提高培养阳性率,有助于危重患者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海陆空一体化救援团队

急救医学中心目前是医院“海陆空一体化救援团队”的主力军。自医院与东海救助局签订合作协议以来,已多次成功完成海上救援任务,为海上伤员救治搭建了高效的生命安全通道,所救伤员均得到良好救治,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认可。目前急救医学中心正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加大急救与海上专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打造一支高效作战,战之能胜的精兵强将急救队伍。

特色病房:重症康复病房(HDU)

HDU主要针对经ICU密集治疗后病情相对缓解,可以脱离密切监护但仍不十分稳定、需要较高度的依赖监测和护理的病人,如长期带人工气道者、单纯氧合功能不良、脱呼吸机依赖、需定时翻身吸痰者、基础疾病需密切监测变化者、晚期肿瘤需积极维持生命者等。HDU是介于ICU和普通病房的“缓冲带”,既可以给这类患者提供适当的治疗,也不会占用ICU为危重患者准备的宝贵医疗资源。HDU可为患者提供 24 小时密切医疗监测和护理,同时可以开展早期积极床旁康复训练,为积极提高重症患者的康复预后起了关键作用。

特色工作站:沈宝藩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

沈宝藩,第三届国医大师,教授、主任医师、七院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学会学术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中医证治重点研究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等。

擅长诊治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内科疑难病,特别是针对脑中风、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提出了痰瘀同治法。首创“平肝脉通片”“补气脉通片”“化痰脉通片”“宁心通痹胶囊”等制剂和经验方,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2021年沈老在七院建立传承工作站,国医大师亲临指导,2022年浦东新区国家中医药改革试验区将沈宝藩国医大师传承工作站列为重点支持项目。沈老多次担任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导师等,培养了一批术有专长的中医临床及科研人才。在沈宝藩的鞭策下,其指导培养的学术继承人中很多都成了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专家团队介绍


雷鸣

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

简介: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浦东工匠”;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重症康复病房主任,急创中心党支部书记,急救医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烧创伤专科联盟)负责人。

学术任职及科研成果: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创伤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在全国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及重症康复领域具有较高威望。带领团队打造神经重症康复、心脏重症康复、呼吸重症康复、烧伤重症康复、创伤重症康复、老年重症康复六大重症康复特色,成为中国中医医院最佳临床型专科(重症医学科),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上海市、区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烧创伤急危重症治疗学》《实用急危重症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急危重症学》、国家卫计委“十三五”规划教材《急救医学》;主持制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发布的《重症康复相关技术实施规范团体标准》;参与制定《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中西医诊疗专家共识》等行业标准。

擅长:从事中西医结合危重症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先后师从于我国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开拓者王今达教授、国医大师沈宝藩教授,是沈宝藩国医大师学术传承人,上海市浦东新区领先人才。擅长烧创伤重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中西医结合重症康复,倡导针药结合治疗脓毒症相关脏器损伤,相关成果获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学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三等奖等奖项。


卢明

简介: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沈宝藩国医大师传承弟子,重症康复病房负责人。

学术任职及科研成果: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第一届中西医结合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康复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病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专委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创伤康复专委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委会委员。

擅长:创伤相关手术治疗,神经、血管、肌腱损伤的手术修复,皮肤缺损皮瓣修复,皮肤创口纹饰美容缝合,四肢、脊柱骨折相关手术治疗以及创伤常见病的规范化治疗、相关疑难病的治疗及指导。


张涛

简介: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沈宝藩国医大师传承弟子。

学术任职及科研成果:担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康复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危重症分会第五届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危重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一届创伤康复分会常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一届养生康复分会委员、上海市第七届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委会青年委员。带领呼吸重症康复团队开展高通量测序等检测技术,提高了病原学确诊率,指导精准抗感染治疗;床旁超声、EIT(电阻抗断层扫描)有助于对肺部病情的床旁实时评估;高流量氧疗、俯卧位通气、无创呼吸机、有创机械通气、ECMO(体外膜肺氧合)等提供了分层、个体化呼吸支持;呼吸重症康复的早期开展、全程参与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提高了脱机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ICU停留时间。长期从事急危重症急救和康复工作,主持及参与课题研究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SCI2篇,参编专著2本,获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韩耀国

简介: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沈宝藩国医大师传承弟子。

学术任职及科研成果: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急诊专委会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康复专委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创伤康复专委会委员。

擅长: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熟练掌握重症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液净化治疗、体外膜肺氧合等技术。


孙芳园

简介: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沈宝藩国医大师及上海市名中医吴焕淦教授。

学术任职及科研成果:已完成研究市局级课题2项、浦东新区项目2项,入选浦东新区名中医继承人培养项目,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核心期刊论文12篇,取得专利5项,获得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技奖等奖项。


袁林

简介:神经外科学硕士,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学硕士,师从康复专业名中医唐强教授。

学术任职及科研成果:参与研究国家级课题3项,市局级课题5项、浦东新区项目10余项。参与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参与取得专利多项。参与重症康复团队开展重症+康复+针灸+中药+营养MDT重症早期床旁康复技术,提高了重症患者的康复效果,缩短了重症患者ICU住院时间;结合床旁超声、EIT(电阻抗断层扫描)、脑电图、脑氧分析仪、舌下微循环仪,对重症患者病情的床旁实时评估;通过被动、主被动、主动PT训练及个体化OT、ST训练,为不同病因不同清醒程度的重症患者制定个体化动态床旁康复方案,缩短患者昏迷时间,缩短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促进重症患者的功能恢复。

来源: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